第562章 重审三年前的惨案

清白!

眼下,李牧尘最需要的是清白,一个能够证明自己没有杀人的证据。

三年前,发生在皇城的惨案,吴王李恪和杨妃被人杀死,一切证据都指向李牧尘,他百口莫辩,最终被流放漠北。

狄仁杰身居大理寺要职,查明案件,还原真相的本来模样本就是他的职责。

而他今此来之,其目的之一便是询问三年案件真相。

就算李牧尘不主动说出来,他也会问的。

“你说晋王是三年惨案的凶手?可有证据证明?”狄仁杰问道。

李牧尘苦笑道:“仁杰兄,妄你被称之为神探,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?我所说有证据?何需遭三年的不白之冤?”

只怪狄仁杰一时口误,于衙门询问犯人常说的话,狄仁杰自罚一杯,先干为敬。

“三年的皇城惨案,发生的不明不白,来的快,去的也快,甚是有些人还不曾回神,一切都已经结束。”林动说道。

狄仁杰附和道:“当初,我便隐约察觉到整起案件有着猫腻,细思之下,漏洞百出,可是,陛下将案件交由晋王主审,不到数日时间便已经结案归档。”

有着敏锐洞察力的狄仁杰,刚刚寻找到蛛丝马迹,然而,晋王的强势介入,中断了他的思路,命其不准再查。

“晋王可是谋划一切的幕后黑手,当然不会让你继续追查下去。”李牧尘说道。

晋王李治,被百姓盛传温柔的王爷,以仁孝贤明著称的王爷,在百姓们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虽然比不了过去的牧王,影响力却依旧不小。

“你刚才一直口口声声说晋王操纵了一切,三年前,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狄仁杰问道。

三年前,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幕幕再次被翻阅出来,那记忆的碎片于脑海中重组。

时间匆匆,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。三年的惨案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。

于是,李牧尘将三年前的事情,从头到尾说了一遍,以及晋王谋划的计策也全部说出来。

从皇城门外开始,故意制造跟吴王之间的矛盾,为陷害自己谋杀李恪埋下伏笔。

什么城门解甲卸刃等等之类。

那天晚上,发生的一切都就在晋王的计算中,没有人能够想到,这位宅心仁厚的王爷,竟是有着如此谋略。

于唐朝历史上,唐高宗李治被人常以“柔”、“仁”二字称赞,无法跟杀伐决断的李世民相比,也不能跟心狠手辣的武则天比较。

足足耗费半个时辰,李牧尘才将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明白。

二人听完之后,无不点头,心说原来如此。想当初,那场宴会上,表面看似云淡风轻,相安无事,没想到暗处波诡云谲,步步暗下杀机,令人防不胜防。

晋王的计谋,一环紧扣着一环,环环相连,令人猜不到也想不到。

群臣们都常说晋王不懂得为政之道,只因他或许柔弱,婆婆妈妈,不是帝皇的最佳人选。

可是呢?真正的李治却是相反,设下的圈套和陷阱绝不是一般可能做到的。

只不过一切都是李牧尘的片面之词,狄仁杰身为执法官,抛却兄弟间的情意,他还必须做出最为公正的裁判。

绝不会徇私枉法,滥用职权,为了亲人和兄弟们亮绿灯。

就算狄仁杰相信李牧尘没有杀人,也一定要经过合理的司法程序才可断定。

也知他性格如此,李牧尘见怪不怪,反正自己所言句句属实,就算他想要查证也是无妨。

“三年前的尘封案件,如今想要再次查看案卷,可不是一件容易事。”狄仁杰说道。

普通案卷的查看尚且容易,大理寺有权利查阅。而设计皇室宗亲的卷宗一律被视为保密档案,没有李世民的允许,无人敢私自查看。

且不说能否得到唐王应允,三年前的案子,能够流传至今不被凶手消除太不现实。

不仅如此,即便是唐王允许,证据尚存,一旦提出为牧王翻案的要求,必然会引起晋王及其党羽的反击。

说不定就此丧命也未可知,晋王要是真如李牧尘说的那般残忍,杀人灭口也不是做不成来的。

李牧尘知晓其中的困难,也明白狄仁杰可能冒着的风险。

他没有皱着眉,反而笑着说:“仁杰兄,若是没有难度的话,我为什么又会恳请你呢?没有些技术含量的话,想必你也会不高兴的。”

狄仁杰被老百姓称之为“青天大老爷”,除了帮助百姓伸张正义外,他的另一大爱好,那便是解千古迷案,对此,他是乐此不疲,尤为狂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