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争论(一)

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争论(一)

华夏十八年秋天,在外面晃荡了四年多的曾华终于回国了,但是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场政治纷争,一场曾华执政以来最大的政治纷争,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危机。而这场政治纷争是由他的二子曾旻引起的。

华夏十六年,正当曾华率领的西征大军在波斯高原与卑斯支大军激战的时候,万里之遥的洛阳却悄悄地流传一种舆论:曾华入主天下已久,四方八荒的万民都已经衷心拥护他为天下共主,而且他打下的疆域是前秦、前汉、前晋的数倍,立此万世之功的君王居然还没有称帝,这是简直太荒谬了。而且曾华身为圣教的“最后一位先知”,早就是天命所归之人,所以要君天下称天子,秉承天意治理天下。

更有一帮学者根据前汉班固整理编纂的《白虎通义》为依据,高举这这本解释此前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,成为此前主流学者认可的神学、伦理学法典为旗帜。先宣称“德象天地称帝,仁义所生称王,帝者天号,王者,五行之称。”并以此为标准,纷纷上书强烈要求曾华称帝。

这帮学者更是将《白虎通义》中无类比附的手法发扬光大,将此前制度下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、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,用以神化此前的秩序和等级制度。他们高喊着“子顺父,妻顺夫,臣顺君,何法?法地顺天”。“君有众民,何法?法天有众星也”。“君不名恶,臣不名善,善皆归于君,恶皆归于臣。”“臣有功归于君,何法?法归月于日也。”

他们还顺势提出要求恢复三纲六纪,要求重新建立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三纲;诸父,兄弟,族人,诸舅,师长,朋友六纪的社会体制,这是因为三纲法天地人,六纪法**。

到后来,这帮学者开始抨击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,说这些东西无父无君,唯以图利,是有违天意的倒行逆施。

《白虎通义》是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,它将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提出一整套“天人感应”的神学发挥得“淋漓尽致”,然后再结合了 “庸俗经学”和汉代盛行的谶纬,使得神学经学化,经学神学化,最后成了今文经学压制古文经学的重要工具。

经学一直是两汉时期独尊的官学,为朝廷入仕取禄之门,其所分的今文经学流行谶纬之说,天人、阴阳、符应等观念大盛,依附政治,而日渐荒诞,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弃;而古文经学则偏重章句训诂,流于繁琐支离。所以魏晋学子主流思想已经转为玄学,今文经学只是在儒学南北方分裂后所形成的北学中占据一隅之地,这次莫名其妙地跳出来实在是让人有些意外。

首先反对《白虎通义》的却是圣教神学院的一帮教授。《白虎通义》的这种说法对于圣教的教义来说简直就是异端得不能再异端了。虽然圣教把孔子、孟子、老子做为先知摆在圣教典籍里,但是圣教神学学者们认为这三位先知只是奉承了上帝、圣主之意,部分转述了“圣意”,只能算得上对圣主和其他先知流下来的古典文献进行整理保存,“述而不作、信而好古”的先知。根本不是今文经学所认为的“为汉制法”的“素王”。

而且《白虎通义》学派的神学算是踩过界了,严重侵犯了圣教的地盘,对此非常敏感的众多圣教神学家纷纷出言,《白虎通义》学派的无稽之谈。

圣教神学思想体系这些年来“贯汇中西”,信仰它的不止华夏学者,更多众多波斯、罗马、天竺学者投入到其怀抱,不少人因为坚定的信仰而成为神学学者。加上圣教拥有多家影响深远的邸报,所以一开火立即将《白虎通义》学派打得晕头转向。

《白虎通义》学派不知受哪位高人指点,面对圣教学者的猛烈抨击,很快就使出非常卑鄙无耻的招数。今文经学学者们笔锋一转,很快就把古文经学等经学派“拖下水”,甚至连同为儒学分支的南学也被卷入其中。到后来,新学、玄学、道学、佛学纷纷加入其中,只见华夏邸报上口水横飞,而各国学、州学里更是舌枪唇剑,辨得不亦乐乎。

开始的时候还是学术之争,但是这些学派背后都有政治团派的影子,争辩到了后面便开始互相抨击对方的政治主张,因为《白虎通义》本身就直指一种政治理念。于是纷争数十年的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和争论被点燃了,他们本来就是华夏最大的两个政治派别,新派是以古文经学、儒学南学北学、法家学外加曾华的新思想混合而成,掌握着华夏的主要政治力量,旧派以玄学、今文经学等数派组成,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任何优势,而且自身内部就分成几派,但是他们此前一直是朝代的官学和世家士子的主流思想,在民间和学术界的力量不可小视。

争论到了华夏十七年几乎失去控制了,不但旧学派分成了几派,就连新学派也分成了激进派和温和派,激进派要求宣布今文经学等“落后学术”为“邪说思想”,对其进行禁止,温和派则反对这种做法,改用温和的改造手段。

除此之外,神学要求建立政教合一、禁止一切异教的宗教激进派;要求全部恢复到前汉制度,以儒学为官学的复古派;要求以中书、门下省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,地方半自治的“新新”学派;甚至一帮“热血学子”提出了废除一切旧思想、旧体制,施行直接选举为代表的“民主政治”等等。

这场纷争可苦了执掌尚书省的平章国事谢曙和代行国王职权的曾纬。谢曙当平章国事已经七年了,按照惯例在曾华这次西征完后要把位子交给参知政事崔宏。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,叫谢曙怎么向曾华交代?

而曾纬更难堪,虽然他代行国王职权,但毕竟还没有继位,如今发生这件事,叫天下人怎么想?已经有谣言说这场争辩和纷乱的幕后黑手是曾纬,为得就是要逼宫,趁明王西征不就国的时机乱中夺权。这叫曾纬是有口难辩。

这时,一个叫李贯的学者在《民报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《三纲古政体与华夏新政体》。在文章中,李贯毫不客气地指出,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三纲是打着礼教旗号的历史大倒退,是**裸抢夺别人财产、藐视他人生命的强盗行径,三纲的本质其实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。臣是君的附属,子是父的附属,妇是夫的附属,君、父、夫可以毫无忌讳地将臣、子、妇的财产看成是自己的财产,甚至将其本人也看成是自己的一种财产,可以以任何借口随时掠为己有,这完全就是以前蛮夷羯胡所行之事,居然被一些人堂而皇之地披上了“礼教”的外衣,流毒华夏,这些人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的“学贼”,因为这些人学着先知们传下来的学识,却干着为少数人掩饰强盗行径的事,目的只有一个,将华夏百姓变成一群愚昧的绵羊再卖给他们的主子,而且他们完全不管这些主子是谁,哪怕是羯胡他们也敢卖!

李贯把《白虎通义》学派大骂一通后转言说道,圣主黄帝将自己的百姓一视同仁,众生皆平等。君是一个国家的代表,忠君的本质就是忠于国家;父与子,最重要的是亲情和血脉的传承,绝对不是谁占有谁;夫妇,最重要的扶持相助余生,延续子嗣,绝对不是谁尊谁卑。

李贯接着回顾了一下两汉到前晋的历史,指出了为什么会朝代更替,外患频频,这是因为一家就代表了整个国家,皇朝灭亡了就说是灭国,跟天下百姓没有丝毫关系,所以才有逐鹿问鼎之说。现在明王以天下为念,不以己利为念,国天下而斥家天下,那么天下百姓当以事国而事君。

这篇文章算是整个纷争的分界点,此前是一片混战,此后却是泾渭分明,纷争的矛盾集中在“恢复古制”和“继续新制”。矛盾清楚了,但是冲突却加剧了,“新旧”两派将学术、政制之争上升到了武力之争,双方很快就在争辩中擦出火花,而双方的拥护者也开始流血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