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八章

建武十三年(公元37年)春,刘秀趁沐休之日携阴丽华母子外出打猎,车驾夜里返回,至上东门,上东门侯乃是汝南人郅恽,郅恽拒绝开门。刘秀命万福海从门缝间与郅恽见面,郅恽说:“火明辽远,看不清。”遂再予以拒之。

刘秀当时颇是不悦,欲当场处置郅恽,阴丽华却劝道:“上东门侯亦是尽职尽责罢了,非刻意为之。京畿重地,本该严加防范,万分谨慎,倘若居心叵测之人冒天子之讳轻易进至城中而行不轨之事,如此,上东门侯便是罪该万死。”

刘秀一想,正是此理,只好返回,从东中门进城。可是,东中门侯一听是刘秀,又见了万福海,二话不说便打开城门,迎其入内。

第二日,郅恽为此上书规劝说:“昔文王不敢于游田,以万民惟正之供。而陛下远猎山林,夜以继昼,其如社稷宗庙何!”

奏章呈上后,刘秀赏赐郅恽一百匹布,贬逐东中门候当参封县尉。

二月,朱佑奏曰:“古者人臣受封,非直系族人,不加王爵。”

二十七日,刘秀下诏,长沙王刘兴、真定王刘得、河间王刘邵、中山王刘茂,都降爵为侯。丁巳(二十八日),改封赵王刘良为赵公,太原王刘章为齐公,鲁王刘兴为鲁公。这时,刘氏皇族以及原封国撤销而由后世继承爵位的,共一百三十七人。富平侯张纯,是张安世的四世孙,曾经历王莽时代,因敦厚谨慎守法而能保全爵位。建武初年,张纯先来归附,照旧为侯。随后以绍嘉公孔安为宋公,承休公姬常为卫公。

三月十二日,刘秀任命沛郡太守韩歆当大司徒。十七日,代理大司空职务的马成又担任杨武将军。

这时,吴汉从蜀地整军返回,到达宛城。刘秀下诏,准许他到家乡祭祀祖坟,赐谷二万斛。夏季,四月,吴汉回到洛阳。

自王莽地皇三年(公元22年)十月,刘演、刘秀起兵舂陵,与新市、平林会师,从那时起,直至建武十三年(公元37年)四月,大司马吴汉自蜀郡还师为止,前后十几年的岁月,刘秀戎马倥偬,久在兵间,厌心武事,且知战乱灾荒,天下疲耗,益欲与民生养歇息。于是,大飨将士,班策书勋。功臣增邑更封三百六十五人,外戚恩泽受封四十五人。罢左右将军官,收大将军耿弇印绶。二十二岁的耿弇在刘秀即位之初被拜为建威大将军,近10年时间,平郡四十六,攻城三百,未尝受过挫折。罢免耿弇的大将军职,以列侯身份就第奉朝请,陇蜀悉平,除了对交趾、南蛮等地用兵外,非遇急警,刘秀不谈兵事,刘秀偃武思文的志向由此可见端倪。

这时皇太子刘强,年已十三岁,常在帝侧,有时问及攻战方略,刘秀正色道:“从前卫灵公问战阵,孔子不对答,此事非你所宜问。”邓禹、贾复由此知道刘秀决定放下武器,用礼乐教化进行统治,不愿功臣们身在洛阳而拥有重兵,于是二人交出军权,潜心研究儒家经典。刘秀也考虑到功臣们今后的去向,想保全他们的爵位和封地,不让他们因为职务而有过失,便让他们以侯爵的身份离开朝廷,回到自己的宅第,随后被加以特进之衔,定期参加朝会。

邓禹性格敦厚,如今已有十三个儿子,让他们各自研习一种技能。他治家的严谨,对子孙的教育,都可以作为后世效法的榜样。家里的开支取自封地的收入,不从其他产业营利。

贾复刚毅正直,有大节。回到宅第以后,关起门来修身养性。朱祜等举荐贾复,认为他适宜做宰相,而刘秀正责成三公整顿官吏制度,所以一律不任用功臣。这时,侯爵中只有高密侯邓禹、固始侯李通、胶东侯贾复三人和三公九卿一起议论国家大事,恩宠特别深厚。

刘秀虽然控制功臣,但往往能维护包容他们,原谅他们的小过失。远方进贡珍味美食,一定先赏赐所有诸侯,而太官都没有多余的,因此功臣全都保持他们的爵位财产,没有被诛杀或谴退的。比起那些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;敌国灭,谋臣忘;功盖天下者不赏,声名震主者身败,刘秀如此,可见其胸怀坦荡,博大仁爱。

益州把公孙述的盲人乐师、祭祀用的乐器、用五采羽毛编成篷盖的车,以及帝王后妃专用的各种车辆等,送到洛阳,至此帝王仪伏所用的器物才开始完备。由于战事已经平息,天下少事,各种公文的往来和差役的调遣,刘秀力求从简从少,只有从前的十分之一。

刘秀的这些举措都深得阴丽华的心,让她心里赞赏的同时引以为豪,她想,上天是公平的,虽然没有给予她一个如意郎君,但是却让她嫁给了刘秀这样一代明君,深受其宠,她心怀感念。然而,正因如此,阴丽华做事也会顺其自然地站在刘秀的角度考虑,对于后位,她这些年都在谋划着,郭圣通对她的伤害已经不足以她仁慈,可刘秀对郭圣通纵使没有爱,亦是有情的,毕竟郭圣通与刘秀共过患难,相伴了十多年,两人之间还有几位王子与公主作为牵绊,若是她出手了,刘秀必然会看在这些情分上维护郭圣通,兼之郭圣通这些年也算是安分守己,刘秀对其便又宽和了几分,以致不忍心履行对她的承诺。有时候,阴丽华欣赏刘秀重情义,但又恨极了他这一点,因为刘秀重情,才会有她如今的专宠,可又正因为他的重情,才造成她如今踌躇难断的两难局面。

如今,阴丽华对郭圣通出手,成了自是达成所愿,败了则是满盘皆输,可她却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,因为她十分清楚,郭圣通此时的忍声吐气将是其扬眉吐气之日的残忍无情,只是她还没想好如何做,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,她的迟迟未决让她后悔终生。(未完待续。)